近年来,国内居民与机构的财富增长,促进了资产管理业务蓬勃发展。”招行2016年报指出。中信银行(601998)2016年报则称,其“面对个人存款逐步向理财产品转移的大趋势”。
央行调查统计司日前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49.2%、20.5%和19.3%。
招行在年报中专门分析了理财业务新政的影响:“目前,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正通过引导规模适度增长、统一规范监管标准等措施,促进此类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一方面,央行自2017年开始,正式将表外理财资金运用纳入广义信贷统计口径,对宏观审慎评估(MPA)形成重要影响,旨在推动银行优化理财资产配置结构和业务管理模式,实现降杠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据媒体报道,央行正在会同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以及有关部门,对各类金融机构开展的资产管理业务制定指导意见,目前正在广泛讨论及征求意见阶段,业内或将迎来统一的监管标准,隐性刚兑等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有望祛除,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将逐步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业务本源。”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近日召开的《2016年度中国银行(601988)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暨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发布上表示,监管部门要依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及时研究制定理财产品和资管产品管理办法,引导理财产品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严控期限错配和杠杆投资。
中银协理财专委会就此指出,这再次表明监管层去金融杠杆、破刚兑、防范金融同业资金空转的决心非常坚决。
上海新世纪评级报告指出:“表外理财业务由于未有明确的拨备及资本计提要求,并且期限错配较为明显,在银行隐性刚兑的环境下,较大的表外理财业务使得银行面临一定的投资及流动性风险。”
招行在年报中表示,将密切关注监管政策变化,严格执行理财业务各项规章制度,以回归本源为目标,持续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健康发展。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招行累计发行理财产品4401只,累计实现理财产品销售额16.13万亿元,同比增长20.37%。截至2016年末,招行理财业务资金余额为2.3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49%。2016年,招行累计实现个人理财产品销售额76541亿元。
中信银行2016年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为1031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0%。该行2699支到期银行理财产品全部按期兑付,“产品风险得到严格控制”。
“净值型产品的特点有效地规避了刚性兑付的问题,更多地体现了银行财富管理能力,”中银协理财专委会表示,“建议投资者加大关注并选择管理净值型产品经验比较丰富的银行。另外,还要关注银行定期发布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相关信息。”
招行在2016年报中介绍了其不断推进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情况,具体而言,“根据监管导向,加大净值型产品创设及发行力度,以引导客户选择风险收益特征与自身投资偏好相符合的理财产品,并将产品的收益和风险真实地传递给客户,促进理财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本质。截至报告期末,净值型产品余额15762.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90%,占理财业务资金余额的比重为66.35%,占比较上年末提高13.53个百分点。”
招行称,“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居于国内银行业前列,在打破隐性刚兑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中信银行则在年报中介绍,该行“提高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推动开发多种风险收益特征匹配的产品,通过打造完整和丰富的理财产品线,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在理财产品创新上,该行成功发行跨境投资的全球资产配置净值型理财产品。
中金公司分析员张继强日前指出,银行理财必须向净值型转型,但银行管理能力还无法跟上。寻找优质资产
招行还在2016年报中介绍,该行以提高资产配置的收益风险比为目标,加强优质资产组织,妥善应对“资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