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自治需要重视 可以从六方面进行

  近期,基金业协会副会长张小艾在“融资中国2017股权投资产业峰会”上讲到私募基金备案登记的一系列重要的大数据,值得关注。近年来,协会在构建私募基金行业自治服务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建立健全协会专业委员会组织体系。协会已建立早期投资专业委员会、创业投资基金专业委员会、私募股权及并购基金专业委员会、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专业委员会这四个专委会,正在筹建母基金专业委员会,专委会委员均为私募行业知名机构的专家,代表我国私募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专业水准。

  二是打造“中国私募行业百人论坛”系列活动。各个专委会每年举办论坛,团结该领域的专业人士,形成私募行业智库。协会私募股权及并购基金专业委员会已于2017年5月举办“私募股权暨并购百人论坛”,协会创业投资基金专业委员会和早期投资专业委员会于2017年7月举办了“创业投资及早期投资百人论坛”。

  三是研究发布行业发展报告。今年7月,协会早期投资专委会正式发布了中国早期投资报告,这是协会组织撰写的私募行业首份行业报告。

  四是积极研究私募机构分类指标体系。近期,协会正在积极研究私募证券类会员机构经营的稳定性、专业性、合规性、信披度等4类12项指标,探索私募会员机构积累个体信用的标准,全面落实信用档案和信用管理。

  五是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和培训工作。协会依法开展的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以及配套教材的出版与国际惯例一致,同步建立了与之对应的人员管理系统,要求从业人员每年完成一定的培训时长。仅2017年就有90多场面授培训,线上培训视频资料逐步充实。

  六是加强资源对接与政策沟通。协会建立了中国天使投资联席会,在协会早期投资专委会的指导下,汇聚大量优秀的天使投资人,已经开展了多次主题活动。协会还与相关方合作,组织了私募基金“走进商飞集团”活动、参加全国探矿者年会、举办“中餐走向世界”私享汇活动、参加文旅投资高峰论坛等活动,起到了很好的业界合作和资源对接的作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