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狂热的时候冷静 在恐慌的时候贪婪

  中国股市最大的主旋律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展开的,最开始上市的时候是按照省市及老少边穷地区发放名额,这种思维当然泥沙俱下,谈不上什么价值。一旦一个国家踏入“资本主义”的市场逻辑,有一点最难克服的就是产能问题,因为伴随着科技进步和迭代注定需要淘汰一部分产能。

  在国外是经济危机为节点的经济周期,中国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就是股市影响的股灾周期。理论上看,股灾因为根本性的制度设计一定会周期性发生的。所以,股市不是一个很好的发财天堂。

  只有个别有进取心和执行力的上市公司会成为超级成功者,而你却认为每一个誓言都是真实的。创业板的几十家早期上市的公司,貌似千亿征程,进化为BAT级别的并不多。

  这样的公司虽然战略上在冒险,但是从根本上是一家有进取心并且有成绩的公司。但是对于大部分平庸的地方性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增发的融资渠道可以不断的让公司获得低成本资金,精工细作和希望大成的企业家并不多,大部分小富即安,或者在某个行业领袖的位置上沾沾自喜。从这个角度看,创业板是最具备创业精神的,这也是其享受高溢价的根本原因。

  中国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功能要远远弱于大资本操纵功能,当这些所谓的大鳄们看空的时候,他们背后更大的玩家就很踏实的建仓了。只要股票涨了,所有“大鳄”的口径都会变的。

  我们知道,在市场极度悲观的时候,往往很多股票杀跌到高管增持点位以下,或者杀跌到增发价格以下,甚至接近公司的净资产和净现金储备,如果排除市场本身的系统性风险,如果一只股票在基本面没有恶化的前提下,仅仅因为股市预期跌破多个大资金增持位置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一种确定性表现方式。这种确定性要比去判断主力拉升的高度更深刻。股市中,大家需要寻找的就是类似的安全边际,而不是自己的个人判断。

  股市里往往一败涂地的原因来自于其性格缺陷,最大的缺陷往往来自偏执和贪婪,偏执让很多人加杠杆赌自己的判断,贪婪就是不断拉高自己的预期,赚多少都不满足,最后全军覆没。做投资,如果不能很好的借鉴别人的失败,很有可能最终失败会落到你自己身上。

  要具备在狂热的时候冷静,在恐慌的时候贪婪。健康和快乐往往是通向财富的重要桥梁,也就是说,修身决定投资成败。投资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不贪婪,把握机会,知进退,或许很多人都可以通过投资者项高智商的有意思的思维运动,让生活多一点调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