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要留意的陷阱有哪些?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一定要耐心等待,着眼长期投资,避开投基的“陷阱”。要根据市场变化、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中长期的业绩表现选择基金。根据日常的观察,总结了以下投资陷阱,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看清自己,看清风险与收益

  投资基金理财,首先要在购买基金产品之前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流动性的需求。不要被市场上所谓的“超高收益”所蒙蔽。在投资基金时要清楚,风险与收益是相互影响的,而市场的涨跌受诸多因素影响且不可控,要冷静理智对待。

  第二、常识性错误。基金既然能够取得优于储蓄存款的收益,就应当将储蓄存款及时转换成基金产品,而不必要将资金躺在银行里。这种为了资金增值的想法本身并无非议。但不同的投资者的经济基础和抗风险能力均是不同的。

  第三、经验性错误。对于投资者来讲,对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基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认可,是投资者看好基金的一种表现。但并非具有经验的基金管理人均会在实际的基金投资中取得良好的投资业绩。经验有时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况。因为不同的市场环境需要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

  第四、爆跌后的假溢价不能碰

  暴跌后的整体溢价率看起来很美丽,但是由于二级市场气氛减弱,投资者日渐成熟等因素影响,套利者已很难在二级市场找到对手盘,不仅难以获利相比其他情形而言更会面临如溢价率直接修复、大额赎回、标的指数趋势恶化及套利周期过长等特有风险,值得重点警惕。

  第五、规模较小的分级警惕,逆市拉升有风险

  除了需要了解基金的仓位情况,还要了解其模情况。溢价套利时应考虑新申购资金对仓位的影响。例如基金原本是2个亿规模,由于套利资金涌入,一两天就会扩充数倍到几十亿规模以上。即使原基金满仓,在新资金的稀释下,也会变成空仓或低仓。而这种仓位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基金净值在后期的增减。

标签